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本土文化

    

進入香港文化領域內,可以感受藝術家給我們甚麼啓示呢?插著商業的旗幟,飄揚在金錢的微風下,可否讓我們自由地胡思亂想呢?香港永遠都有迷失的一群,他們夾在商業、藝術中央,啓動起那部迷失的小跑車,直沖進死胡同的頂尖上,還能回復原狀嗎?我打開了車門,傲然離開一片孤寂,尋回失落的綠洲,這綠油油的生命正在擴張,邁步地踏著草地,眼前即時間出現藝術蟲子在曬太陽,我也急忙享受一下,來一個太陽熱能量點心好嗎!    
           
她-本土藝術家,1998年畢業於理工大學攝影設計,再到澳洲悉尼大學進修博物館學,不滿足的她再到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研究中國美術史與攝影。披著一身理歷的就是方敏兒,她在自我的身價上作出了優良評價,且看看她思維中的藝術能否平級!

中國人很注重飲食,由以香港,琳瑯滿目的餐室,酒樓,當我站在十字街頭時,確實難以取捨,那令人迷惑的廣告,咄咄逼人地直迫近眼窩。但方敏兒則很清晰地推介她的菜單,且看她為顧客推出甚麼好菜式,找到坐位了,在這兒,快來吧!


她也很直接地告訴所有人,我餓了!

一進門立即看見她放著香港特產,就是五光十色的光管招牌,緊挨地貼在牆上,再進門馬上能看到她作品的簡介,我便沿著微弱的藍色光管進入場內。

牆上的介紹方式很不錯,用了橙色為字的主色,貼在淡棕色身上,不會令到目光被刺目的色澤而減低食慾。
奇怪,來吃飯嘛為何出現帳篷?
原來方敏兒早前已準備好,但又怕人未到齊飯菜泠了便不好,幾經辛苦找來大蚊帳篷,保溫之時又可看見她的廚技。
她這件作品佔了差不多一個劏房的空間,用了二張大蚊帳上下連在一起,屋頂上打著射燈,在圓形四週掛著人名單,她又在耍甚麼花樣呢?等一會兒吧!圓卓就放在帳篷內,卓子上放滿了朋友喜歡的食物,她就在等待著看見親朋雀躍的一刻。

場內的椅子及櫈子完全沒有協調性,亂七八糟,但,這種亂帶著幾分任性的隨意。
    真實她早已為好友們預早安排位置,因怕互相在安排不妥下產生誤會,所以按照他們的身份及個性安排坐位及櫈子,看她安排的名單,便知道她是一位細心的藝術家。

很喜歡這介紹,每人的坐位都充實著個性,把高傲的身份平民化。 
方敏之表示,食與藝術的意識形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她把食與藝術串連在一起,作為創作上靈感的來源,更與一班飲食行業及食客進行藝術交流,體會一下他們對食的獨特看法。但能坐進席上交流的並不是一般平民,而是一班香港藝術文化工作者,互相研討出一場帶有視覺、感觀及味覺的藝術盆菜。

這張椅子分配給誰坐的不想考研,總之沒有二叔婆、三叔公分就是。
吃過點心便轉到另一館。

因油街這建築物範圍很廣,正在重建的是前政府廢物收集站,回歸中國後,英國人紛紛離去,令這幾幢政府大樓,空置下來,在還未有地產商投標之制,政府便以不可思議的平租金出租,結果引來一班熱血藝術家進駐,當爐火當盛之時,政府又收回所有單位,這是油街起革命的第一代。

當進入門檻時同時出現兩組展品,牆上掛著的便是鄭怡敏的裝置藝術。別名阿金的鄭怡敏出生於香港,曾獲得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純藝術(素描)學士學位,也取得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及公共歷史碩士學位。掛著一身品牌學位的阿金,能否有品牌的作品。

這是當年藝術公社的佔領地,她的前身聽說是停屍場,短暫地停放屍體,讓家人認領。

這位本土藝術家阿金就在這疑神疑鬼的牆上細說她"一百之後",牆上緊貼著大題目及作品簡介,優越的學歴夾著耀眼的標題,看看能否令人順服!

一百是代表些甚麼?是時間還是金錢?她跟虛無開了一個玩笑。

她把時間放在箱子內,讓時間作決定的演變,要把一兩年的時間記錄下來,再回頭觀看,讓思維注入激素,刺激人對事物的看法,還設定三點原素:1.進步、2.退步、3.不變。

你能否在她設定的空格內尋找她的三個觀點?

她就在刻意的思維下製造不經意的空間,物件似乎已經被時間踐踏過後出來伸一下腰,立即又放回規定的時空內,阿金為物件設計過去,同時又同步地邁進未來,這些很玩味的時空交錯,容易令人迷惘在途中。

一大堆過去與末來,就似一列牙齒,狠狠地咬緊,要你墮入懷緬的圈套內。
把過去累積下來的感受,用直覺簡易地告訴你究竟發生過甚麼事,在香港易變的房屋中能尋回多少故事呢?
放著半圓規尺,正惡狠狠地站在路政署規劃圖表前耀武揚威,因為所有重要基建都由它身體混出來,這把似乎有過去的威武事蹟,但敵不過歲月如梭,它們在進步中、退步中是變還是不變呢?

這件作品已非常明顯地表達出’時間’這老傢伙的無情。
每人所表達情緒方法各有不同,最常用的當然是語言,但如何把說的話及句子放進盒子裏呢?阿金明白這道理,就來個大收集,把過去的及現在的心裏話都編印出來,小心翼翼地放在透明匣子內,我們便能看見你說的話。

這類句子的文字作品經常出現,令善感的人百看不厭。
她就是沿著藍色光管下排放一系列作品,吊在半空中任射燈輕柔的照下,它也悠然地躲在影子的背後,時間隨著太陽的日出日落而消失在無形中,在哲理中搜索具體的句子,就如阿金的序言"一個水杯,必須要不斷注水,而水要累積到水杯頂,再衝破水的張力,而水頃刻間湧出了水杯.........."這就是她的’頓悟。她的’水的哲學’你有否共鳴呢!

平日觀眾並不太多,在那麼安靜的環境下可以靜心欣賞及思考。
轉移到另一個室,看見整幅牆都貼上有趣的漫畫小人物,每張照片都在說心聲,由丁穎茵策展一輯藝術作品:一刻邂逅,N種態度。她要在邂逅的無形空間中,感受出的種種可能性,再在可能性的觸角上表出那默然不語的態度,每人的表態過程是溫和的,具有自我的思維空間,就在自我的表現下傳送出段段對話。

牆上貼上了一段段對話的本子及貼紙,認真及嚴肅的氣氛下則散發出跳皮的感覺。
丁穎茵畢業於中大歷史系,在英國修讀博物館學,曾於多間博物館工作,負責觀眾意見調查、文化活動及講座,所以對於群眾意見有一定的分析力。今次由她策劃及領導一群藝術班子,再找群眾來說出觀點,一連串的你、我、他(她)在輪盤上巡迥不息地探討藝術,引出群眾的私有態度,在忙碌、枯燥無味中索尋基層的藝術。

貼在牆上的貼紙漫畫,就似我們的腦細胞翻來覆去,文字就在頭蓋骨內混淆不清。
當漫畫活躍得很時,如何去壓制一下呢?倒不如問醫生,好嗎!
我鑽進了另一邊室"藝術手診療所",由一班藝術工作者創辦,探測藝術家的職業病,也探討藝術存在的頑固疾病,由Fred媽,一名油麻地街坊、童志仁,一名營養師、梁淯淇,一名設計師。共同在醫療室內創造藝術奇蹟。

告示板上貼滿病歷報告,一些通訊,讓這氣氛有更親民的感覺。
他們在這展覽上推行某些思考,在人與人的社會體系下出現的種種流行病,在這類流行病態飄揚的病菌能否用藝術愛心去治療呢?Fred媽在碼頭工人工潮運動期間曾到長江中心教授工人舒展運勳,這次行動令她體會到藝術工作者長期性創作後的嚴重病症,連同營養師和設計師合作一套身心健康的手部療程。
告示板的整個造型都模倣社區中心的模式,掛上社區愛選用的淡色旗幟,密密麻麻的通訊,一張普通的椅子及櫈子,誤以為身在基層的社區內,他們就用這類氣氛營造出假象,製造視覺上的行為藝術,她站在立體空氣內說故事。

這個行為藝術是群體共創,把藝術變得更親民,在政治及金錢掛勾的社會現象中,為他們披上藝術的大衣。
一間不太大的小房間,左邊是一件作品,早已靠在牆邊。佔了場地一大半的是香港收藏家展出的藏品,這批藏品就豎立在行人道中央及右側。收藏家郭英就為這批作品帶領觀眾理解藝術如何被消費,同時也探討藝術品的價值分。

能被收藏的展品肯定有一定價值,但這批高傲的收藏品霸占了半個場地,連草根藝術也無奈地躲在一角。
這是他們今次的主題作品"火花!新藝術實現"以火花散放的力量,同時擴散在周邊的環境中,利用幻燈刺激視覺神經直達大腦皮層內,轉呀轉,轉出一個合成體,這合成體的成份包含著形態、顏色、聲音、節奏等,他們就把這件東西雙手恭敬地送給你。

在暗色的房間內要小心被火花燙傷呀!
葉小卡畢業於中文大學,從事創意文化、建築及室內設計,也曾得過無數獎項,在耀眼的獎牌下能否創造出有生命的藝術呢?

進門後看見視象在牆上出現,數枝火柴同時間地燃點著,完結再起,不停地接力,葉小卡就利用一支火柴引渡我們回憶它、面對它、理解它、傳播它,就利用火的熱能溶掉我們收起來的心。

每支火柴一起一落的輪流交接,就似人生的往來。
一張照片就放在牆上百花齊放,每一顆燃放的煙花都有一些忍喻,帶出煙花發出來的心裏話,煙花發出的音樂聲、心裏的興奮聲、或怨氣聲。但,煙花的內心世界,誰人去理會呢?

就放在角落位置的一張大幻燈,眼睛聽見煙花啪啪的響過不停。

葉小卡更把煙花放在場地外,在後園的空地上打放著幻燈的煙花,讓火花燃點在每一角落。
這類行為藝術很多人都會受落,動感的世界裏令所有人都在跳動著,但能完全接受及明白內裡含意的人又有多少呢?
門外掛著長長的大型海報,煙花正到最盛時段,把整個天空照得發亮,這張海報也把油街一
帶擦亮。
實在也太久沒有經過油街一帶,變更的環境,幾乎令我迷了路,正在遷移中的大樓,排在前端的小樓房,緊守著自己的崗位,不斷地放發藝術的粒子。就在出入口處開了一間免費現代涼茶舖,由一班年靑人每日輪流煑二款清熱健康的涼茶,店子四週用上玻璃門,陽光的照射及溫馨的服務令人舒暢。這家現代涼茶舖是由K.O. Design跟民政處合作,費用全免,著重交流,手握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去熱涼茶,跟一班不認識的新朋友天南地北,似乎把整個虛幻不實的環境剪輯到現實的報章內,一頁頁地翻了起來。

希望用一杯涼茶打開人與人之間的面紗。
香港的金衣裳牢固地掛在身上,內在的文化修養誤以為封了起來,原來她早已散滿四週,看來香港的商業大衣已輕輕地卸下來了。若想 看這火花如何燃點,可到北角油街12號,展期:27/9/2013-12/1/2014看看這點點火花能否在新的一年發光發熱。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樹木起革命(1)


前一天及後一天都下着微微雨絲,太陽就在這個初冬偷偷地出來遊玩一天。
初冬下的陽光總是令人懶洋洋,帶着還未甦醒的軀殼來到這個世界知名的凡爾賽宮後花園走了一圈。
他們每年都會舉辦一個國際展覽,被邀請的都是譽滿全球的藝術家,今次是他-Giuseppe Penonne,(我在遊畫廊(11)自然力量的鬥爭內已介紹過,有興趣的話可以重溫。)在遊畫廊(11)的作品全躲在溫室,現在一件件木頭搬到後宮曬太陽,確實寫意。
Penonne就是對自然界的一石一木動心,他會在樹木內雕出小樹幹,石塊中刻出尋寶圖。他帶出新啟示,在空間中尋覓另一度空間,在實在與非實在的時空中,抓着興趣的養份,慢慢地培育一點點時空與植物的相連感覺。

當我一步進皇宮大門已是人頭湧湧,來自世界角落的人群,主要遊覽皇宮,誰料不到多看一個展覽。
我穿越人群中,為的是追看樹木的奧祕。
它,就放在中央地帶,粗壯的大樹木被砍了下來,挖空中央後,再鋳成青銅,在中央位置上塗上發亮的金色,樹原來的形狀與小樹幹在樹上互相連結一起,樹幹緊貼在大樹身上,感覺樹身在手舞足蹈。

樹身被分成好幾段,一行直排地伸然到另一方。
在樹的中央往內看,就是尋找光源的所在地,Penone在2008年得知這個空間的可能性後,馬上在金色旋轉上動起腦筋,圓周內出現一度金色空間,令所有人都停下步伐與他一起尋找金色光年。

Espace de Lumiére---2008 空間內的光源。
樹木的造型由粗到幼所組成,當眼睛從大圓直看到末端的消失點時,剎那間會產生無盡的錯覺,以為墮進了外太空的金色光環內,若跳出來看看樹身,只是一棵粗壯的樹而已,那似是而非的幻象,害得所有人圍着樹身來回跑,看看真假的背後。

在末端的消失點內,他沒有把樹幹挖掉,所以在密封的金色空間盡頭還是看見金色的聚點。
青銅樹幹由無數樹枝支撐起來,樹枝四周伸展,就似在舞動身軀的火龍,四周在噴火,噴出金色火炎,初冬悠悠然的陽光被這金色火炎引得燙熱。

樹幹四枝伸展的遠方看見一度門,這是甚麽物體?霸道得很地站在樹幹的末端。

這是Penone從天上偷來的空間,分割兩側的青銅大樹,就要守住這弱小的樹幹,樹幹太受保護,沒法自由成長,只有往天上的空間吸一口空氣, 在禿禿的樹身,沒看見一片葉,僅存的葉子只有朝太陽的方向繼續生存下去。

當時遊客就在陽光的美意下留下記念。
樹幹不放上葉子,因為想我們的集中力凝聚在頂上的空氣,藝術家要我們欣賞作品之餘,也別忘記天上的雲彩。

只是用上樹作主題,也讓我們明白固中道理,從空間到環境的處理,體會到自然界出現的能量。
因光禿的樹幹沒一片葉子,只看見樹身的紋理,顯得很冷漠,僅存的養氣就是這一組枯葉,小鳥飛久了也有理沒理地在這營造出來的綠色空間歇歇腳,悠哉的觀望天,享受那蔚藍色的天空。

Penonne在畢直的樹身加上破壞性的點綴,在頂上加了左穿右插的幼樹枝,豐富了我們的視覺。
樹幹後便是皇宮,皇宮精雕細琢的雕塑總是令人讚嘆不已,古代巧奪天工的建築,現代人已沒那把勁重演一次。簡單中帶着尋找的趣味,你可從在樹幹的隙縫中偷窺到某一幕的皇室秘史?

現代人穿梭於古代及現代的時空中,把古時的故事帶到現代的攝錄機內,這是多玩味的遊戲!
高聳入雲的樹幹,塗上了金色後,在陽光的猛照下,我發現天上出現的一度金光,平凡的樹幹長出了黄金,豈不是山鳥變凰鳳?在一夜成名的虛幻中可以長久 嗎?

它就似穿上了金色舞衣的姑娘向着天上的神高歌起舞。

樹椏被狠狠地砍出尖銳的叉子形狀,在叉子內塗上厚厚的金色,金色是他愛用的顏色,也是他對貧富對比的看法。他把樹削得冷漠,幼枝軟弱無助依靠在大樹旁,小生命的頑強生命力,真是我見猶憐,樹的雄偉及高高在上,實在愛莫能助!

喜歡樹被削得參差不齊,很自在地伸展四枝曬太陽。

這是他2012年作品,當他砍掉樹頂時,自然界出現破壞,這個頭髮斑白的壞孩子還未完成他的破壞行為,塗上金色後,讓金色顏料慢慢地從樹身流下來,灰褐色的樹在隙縫中隱隱約約出現金色的線,一條條金線成為它上身的掛飾。

每人路過都仰頭觀望它的金色尊貴,令樹的平凡生命出現不平凡。
當我頸椎出現點麻痹時,輕輕地把頭垂下,再漫步往前行。
他早已為我們製造了一張雲石地氈,地氈輕柔地卷了起來,一塊大大的雲石就似皇宮內的紅地氈,卻被人搬到室外,冰冷的石塊舔着初冬的空氣,橫放在行人道中央,沒人能有胆子踏上一腳,因為它已被皇室貴族據為專利,一般人那敢越位呢?

白地氈比紅地氈更具吸引力,不能卷一張回家,只有拍張照,化解那份擁有的妄念。
這張雲石地氈用了多少塊雲石沒有去考究,他把雲石完成一半令人有未完的癢,也是藝術上的空氣。所以別把所有東西都畫得滿滿的,這樣會使人吃不消,留有一個未完的工序,好讓去思考。

卷起的一部份顯出那巧奪天工的花彫圖案,美得很!
長長的石雕地氈害得所有人都團團轉在四周觀看,確實令人眼前一亮,在平靜的雲石塊上刻上不規則圖形,圖案的左穿右插,似小女孩穿上溜冰鞋在石上穿插,溜滑出不定形的線條,這些亂線有條理又似橫蠻無理的劃個不停。

花園的草披上放上雲石地氈,令驕傲的皇宮更顯氣派。
皇室的霸權主義早已名存實亡,皇室貴族早已變成平民貴族,站在平民軸心內跟他們一拼起革命,他們跳出皇宮,開放皇室,讓平民百性可以涉足貴族領域,藝術家就把這平民構思搬出來,令每個人都有機會體會到高貴的魅力。

從這角度可一覽無遺地吸納整個皇宮,也可看見Penone的一件作品,趾高氣揚地觀望遊人。

Penone神工鬼斧鑿出一條條的河流,川流不息地環迴四周,這個川域魔女勾攝住了我們的靈魂,在沒反抗力下任由帶領到她的蜘蛛皇國內。

看見河水穿插,聽到溪流的碰撞聲,好不熱鬧。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軟性藝術(d'art textile comtemporan 2)




第一輯介紹藝術家的大型作品,就似吃得過飽的午餐,有點睡意,喝一杯咖啡提一下神吧!
步入第九屆的Miniartextil à Montrouge主辨單位要求入選者創造一件小作品,這件作品約30x30,再在小作品挑選優秀的得獎作品,這一番爭奪戰令藝術家們緊張了,渾身解數地創造奇蹟,但得獎的作品是好是壞則見人見智。

Elsbert Wiens-Conversation
她選用了熔融銅導線來編織了一組小山丘,銅線互相牽引住,牽出旋轉花型圖象,一個旋轉地牽着另一個,配上銅線的原色,金黃地散在山巒四周,燈光獨照下把它壓縮成一個皇冠,這是獻給自然造物者的冠冕,還是藝術家的自我陶醉呢?

這件山巒皇冠不錯吧,但並不是得獎作品。
Sabine Zeiler選用的材料是絲布及聚酯纖維布合組而成,絲的輕巧混含纖維的柔,互相交握在一起,從中心位置慢慢地排放出外,顏色濃淡適中,就似少女初約會時必選的花裙,清純兼帶着驕傲,現在清純的布料被塑造成一個湯碗,卻忍藏不了那份含蓄的害羞。

喜歡她的倒影,似一幅染了顏色的水墨畫,但,得獎的也不是她! 
Gyongy Laky的一件不很突出的作品,他用了電話線作為用材,看起來有點累贅,顏色也不很鮮明,在邊上出現不定形的城堡圍牆,在沉悶的顏色內突出點趣味。

這個四平八穩的正形水果盆,放在家還不錯呢!
來自英國的Jo McDonald為環保來一個呼籲,他利用舊書創作一件漂亮的毛東西,名字是Ae foud kiss,他說書本及雜誌都有它們的故事,當我們搜尋及翻閱中,不時會觸摸到它們的事蹟,我喜歡這份無形接觸。
Jo選用尼龍毛絲分怖在舊報紙上,只看見一個毛茸茸的物體在蠕動,毛線在亂中還能看見規律,似旋轉地降落地上,燈光的直照把不柔軟的絲軟化了,沒有顏色的絲照出輕柔的色調。

舊書的重叠後出現暗灰效果,透明的絲線聚在一起出現純白,巧妙地放在一起便出現這件Ae found kiss。
她選來不同綿織布,一層層的包起來,形成一個圓體,在球體四周挖出山凹形狀,當挖出了孔後層層的顏色似天上的彩虹,輕浮地步出空間。Yukako Sorai要挖一個星球,小小的圓球體就是Yukako為後人創造的奇妙世界,或者,有一天我們就在這星球巧遇,跟我說聲:Hi。

一個來自日本的藝術家,用她的技巧一層層的包出微妙的色彩世界。
日本的唯美主義強烈得令人欲罷不能。又是一件日本藝術家Michiko Sakuma的作品,這件沒有很激盪的創意,可是平淡中帶出裝飾性。微淡的色彩是日本人的特色,她們喜歡粉淡的色
澤,雖然這件作品並不十分特出,但純白的空間內放上淡紅,這不經意的點綴,又令它歡迎
指數大大提升。

就似百花齊放的花,爭強好勝地佔一位置,要看看這個醜惡又可愛的現實世界。
Laura Mengani生于近瑞士的意大利邊境的小鎮,小時候參加學校的漫畫繪圖班,讓漫畫的油彩沾染她的衣裙,有時候會從平面的漫畫跳出紙外,製造另一個立體世界,在立體的視覺內又看見那平面的油彩在飛揚,她要把漫畫編在立體上。

小絲線識出一個圓圓的綱,放上小葉子添上小珍珠,純純的美被輕柔的風吹略過你的身邊。

這個被評位選出來的得獎主便是她-Laura Mengani童真中的公主,但這件小玩意能得獎是對是錯,已沒人去理會,在得獎的掌聲中,各人只會應聲祝賀。

一件作品如何被選中拿到榮譽?是非常之主觀。

今年是日本人佔了榮譽,不單只拿到獎項,還被印在傳單上,令更多人認識到這件作品。
Naoe Okamoto綿織設計家,她的元素以綿絲壓縮在一個形體,混合後配上顏色,創造一個獨立形狀,形狀似一張靠背的小椅,支撐住的是一對鷄爪,指甲尖銳地爪着地上,很自豪地展示自己的身軀。
Naoe這件作品用了動物配件,她同時也創作了另一件,是人腳的造形,看後馬上消失了興趣,不協調的感覺令人不安,幸而那件作品並未參展。

每個人都可以創作,個人品味20%天賜的,餘下是後天造詣。

這個超現實作品有否引起你的興趣呢!
沒有理會她得到多少獎金,只看到得獎作品的質素,在我來說,每一件得獎作品都不是一件好作品,因為得獎的存在太多因素,局外人永遠都弄不清。

令人唾涎的榮譽只有一個,欠缺運氣的只有在門外嘆息!
這個是主辦單位發的獎項,看誰能拿到。

一份努力後的禮物。
來自意大利,對線充滿一份激情,她選用紅白對比色沖撞出混亂,在亂七八糟的線卻纏繞住一些膠質繩索,一支支沒有規律地四放,在糾纏不清的動感下,放在一本書上,書的靜態也沈不住那動力,在搖搖晃晃中發出咧咧的吶喊聲。

這件便是其中一件得獎作品,無言。
每年都在這個場地展出優秀作品,場內寬敞,有足夠的空間放些大型展品,小的一排懸吊在中央,射燈友善地照在作品上,令參觀者能靜心慢慢地欣賞展品。

寧靜的空間讓觀眾認真地看看藝術家的心血傑作。
一般人都會忽略布及紙的爆炸力,傳統的是永恆,但創新並不容易,舊觀念的金剛圈鎖得太緊了,沒法移出半步,而當今唯美派藝術家帶來新原素,令她、他們愛不釋手,在前衛的尖頂上吹吹風,引來了一陣唯美風。
有興趣可以直入他們的網站,Montrouge,看看他們過往的作品,吸一口唯美感的清新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