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鄰居的小狗


對人的感覺我能理解,但動物的內心世界又是如何的呢?讓我告訴你一件小故事.......

數年前,還未結束晚上的課程時,經常一週二至三個晚上摸黑回家。
公車的站距我家還需走一段小路,我住的附近全都是小房子,獨立門戶及花園,很多人怕小偷入屋偷竊,一般都養一隻狗兒,當寵物也好,看看門也好,看來已成為必要的。
而我經過的小屋正養了一隻盡忠盡職小狗,個子小小,常擺出一副兇猛的姿勢,每逢有人經過,不計日夜,總會跑到大閘前吠過不停,直到路人離開牠家的範圍後才收聲,慢悠悠地回到大門旁。
我的經過自然成為吠叫的對像,有時特意停下來逗牠,牠吠得更兇,當時頗討厭牠的吠叫聲。

某個晚上,如常地經過牠家門,準備迎接牠兇猛地吠叫,剛巧有輛救護車經過,嗚呼嗚呼地響著,躺在門外的牠,一聽到嗚呼嗚呼的車聲,立刻起來坐在門外鳴鳴高叫,似在哭叫曾經發生了一件令牠痛心的事情,牠心痛的哭鳴聲令我站在大閘前看了很久,牠沉溺在回憶中,並未注意我的存在,直到救護車遠離,聽不到車聲才停下牠的低鳴聲,當牠發現了我正站在大門閘前,牠定了一下,又再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對不速之客吠個不停,馬上撲到門閘前,要把我趕走,這陣子我不再討厭他的吠叫聲,我知道牠曾經傷痛過,一個忠於主人又盡忠的小狗。

課程也靜靜地結束了。
因改乘另一路段的公車,已不常經過牠家門。
有一次偶然經過,看不見牠的影蹤,也聽不到牠的聲音,以為天氣寒冷,牠躲在家裏,但多次經過牠都不在。
事隔多年,每經牠家門前總令我停下腳步,回憶起當天晚上,令我心碎的哭鳴聲,真想再看見牠撲出來,真想聽牠對我吠個不停,看來這想法只能留在我的記憶裏!


在一家餐館內的小狗,很乖巧,主人特壞,為牠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叫’hom ba li la’
令我懷念的小狗。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一頓晚餐


昨晚心情忐忑地去應一頓晚餐。
我們雖然認識頗久,但在生活上及思惟上都差距很遠,當晚某某過生日,這頓晚餐成為偶一為之的聚會。
還未出門時,曾十指雙合,默默禱告,希望這頓晚餐不會令我不安,結果,回到家後,整整一個晚上都沒法入睡。
住在國外的華人,因圈子窄小,視線短淺,時間久了便與學問封了一度門,以井蛙自傲,在別人的國土上,只有金錢才令自己有存在西方國家的價值及位置,他們每日躲在餐樓內拼命工作,基本上沒有多餘時間增加心靈思想及知識。
西方人努力工作,餘下的時間會流竄劇院、畫廊、書店,探討文學、哲學或詩賦,沾不上藝術之門的電影院,都是他們立足點,他們重視思想交流,相反地,華人努力賺取金錢後,買下所有名牌手提包及衣物,佈滿全身,展示金錢的力量,也不會買一本好書來閱讀。
一位朋友過生日,吃一頓晚餐,本來也不俗,問題是,當晚互聚的氣氛沉悶,話題枯燥無味,整個晚上的話題離不開網上購物,往來買賣,當我偶爾提及電影時,某某插咀說LV如何出價售賣。談到營養事宜,某某又說明天去Outlet看貨,基本上沒提及各人生活狀況,心情及健康,看見他們目光極之空泛,空泛得令人不安。他們會把一件無關痛癢的事,或是10年前的某一件事,似流聲機般重覆再重覆,
讀書的主要成因是增加知識及話題廣泛,成為一個有趣味的人。
藝術令人容光煥發,粒子能散發出一點點說不出的氣質。
低俗只會蓋住所有美感,生活也慢慢地枯萎。
善用金錢是高手,被金錢扣住的是無知,因為他們只活在虛擬的糞土上。


一家pizza店,若昨晚在這兒吃會更開心
東西吃不完,盛下來的便推來推去,各人都不願把這餘下來的東西帶回家,推到最後還是在我手上。
巴黎的地鐵不管是甚麼時段都有人乞討,一個年青流浪漢說完了他的話後,我打開盒子,告訴他剛餘下的食物,他看後很開心地拿走,這是我的環保使命!







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Joan Cornella的暴力漫畫


世界正處于雜亂無章的制度下,人沒法活在一個平靜的空間,街頭巷尾,傳播媒體都在散佈戰爭與暴力的消息,雖然我們沒有身處戰爭現場,卻活在戰爭意識中。
人類最醜陋的一面,反而被群眾吹捧得超絕非凡,成為新世紀的偶像,要出位就要與眾不同,平凡決不會出頭,只要與色情暴力聯上,就成功了一半,想要完全佔上風,真的要血流成河作結局。

要細看畫中內容,永遠都在血腥內滾

他來自西班牙,1981在巴塞隆拿出生。
他是畫卡通及插圖師,平靜地拿了一二個獎項後,也沒踏上青雲路,至到2010年間轉畫了一輯風格迥異的插畫後,便深受歡迎。
政治、種族、老弱傷殘及同性戀等成為他創作上的主題,群眾喜歡那黑色幽默,看後令人搖頭冷笑,他緊貼時代的腳步,畫人性沒膽提出的問題,其實,我們全都是兇手,他只是畫通緝犯的繪畫師而已!


他把可能的變成不可能,再用可能回到不可能的層面上,這是他創作的技倆。
美麗的形態已被他嘲笑得體無完膚。

這不是組畫,是單一張的獨立畫系。

Joan不只在西班牙本土受歡迎,更伸延到亞洲,曾在曼谷、上海及香港展出。
在港曾展出了二次,第二次更以香港為主題,深受香港群眾歡迎。
他們買了50元港幣的門票,還要乖乖地在門外排隊等進場,當進場後,他們有沒有看懂Joan想傳送些甚麼訊息,莫非是要人冷笑一下便算?


牆壁上的手繪畫。
朋友問我這張牆壁上的繪畫看到甚麼?
"人恪分裂"
"我看到...."他說"即使外表如何的不一樣(打扮),人的本質和性恪已異化變得含糊不清,他可能是你,你也可能是他......."

Joan喜歡分裂人性,用笑臉告訴你何謂奸詐。


雖然是平日,也不斷有人進場竊竊私語及笑聲不斷。

友人喜歡他的作品
"我喜歡他諷刺當下社會普遍可見的病態,而這類醜惡面已成為日常,人們已不當一回事,如以這類作品刻畫出問題藝術家挺有冒險性,因普遍帶有那些病的人會認為藝術家才是有病......."

"這正是我的感覺,"我說"他有病態才思維出如此暴力的構圖,或者你是對的,病態社會中不正常行為已習以為常,反而正常的,才令人不習慣。"

"身邊見很多形成了的遊戲規則,"他回應"人人怕"異類"被排斥,便不其然跟大隊,不敢走自己的步伐。"


就在一家頗大的前衙書店畫廊內展出。
畫廊內的一角
 對於他的畫系沒法評論,因為他已很坦白地告訴你事情的真相,不存有哲理概念,也不用費神去思考,他的作風令當下群眾咧嘴狂笑,醜惡世代相傳,他的插畫能否世代相傳呢?等時間去測試了,但他的風格已為他贏取了無數利益。


Art Factory Gallery......
說實話,第一次看圖片還覺得有趣。
當我在展場時感覺到他反唯美主義。
作品色彩鮮明,卻繪畫得很粗糙,意念是頭破血流及色情嘲諷的畫品。
在一個不明朗的社會制度下,太令人失笑及不安了。





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每張臉


每個人都擁有一張臉,每張臉都流放出個人的內藏性恪,不管你是赫赫有名或寂寂無名,都有一張你喜歡或討厭的臉,他就是你生存的代表,也是歲月的流痕及喜怒哀樂的鐘聲。
我們沒辦法整天看著這張不停變化的臉,但JR搜尋每張不同的臉,告訴所有人關於他/她們的故事。
JR來自法國,他是故事偷窺者,看來我們都一樣,所以被捲進他的故事旋渦中,一聽再聽每段故事。

JR新作品,把每張臉貼在當眼處。
她被貼在木門上,為這次展覽JR連門也拆下來,或者是人與物的連結吧!
JR的最新展覽,或者說是計劃吧。
他要到每一個城市尋找每張臉,尋訪他/她們的故事。
第一站土耳其(Turkey)的伊斯坦(Istanbul),在那兒搜尋一般家庭的一般故事,看來如此般的平凡,卻是無比的真實。

"The Wrinkles of the city"在伊斯坦堡展開一幕幕故事。
 流逝的歲月在我們踏著的時光內打上一個繩結,留下來的皺紋是故事的終結。
生在平民圈子內,別妄想登龍門。
她/他們用喜悅的步伐踏上人生路,沒有追求也不存理想,一般人的生活模式,活到最後一秒,讓他慢慢地淡去。
人生的故事看來很簡單,但過程及心情卻不一樣。


她的表情動態都帶著歲月的美,她消逝後不會有人記憶起,但她確實曾到此一遊,也曾幹上無數事情,JR想表達不是耀目人生,而是內在而平凡的美態。
 JR將會把"The Wrinkles of the city"帶在身旁,和他的團隊到訪Shanghai,La Havana,Los Angeles和Berlin,把每個沒人知道的小人物,擴張成重要性。
小人物的含蓄人生,左閃右避地遠離人群,對自己存在的價值一拼地藏起來,忘記自我的重要性及存在價值,當JR團隊張貼他/她們的照片時,她/他們驚訝而喜悅的表情,喚醒了小人物很需要被尊重的重要性。

看不見的臉,但她手背留下了歲月,是歷史的印記。

 有人不明白他想表達些甚麼,那是因為他們已經對人性失去興趣,在一些簡單的層面上他們感染不到存在的價值。
生物只有一個共同點,出生及死亡。
我們是平等的,沒階級及種族的差異,差別是,如何組合我們的生活故事,令他有感染力及活得精彩而已。

真是有說不出來的美
我很喜歡JR的作品,他探索間都會尊重每一個人及他們的故事,他耐心地看內在的美,用心地把人性最尊貴的個性提升到某一個層次的頂上。
他就是愛偷聽人家說故事的小伙子!
若想看他的故事,可到綱上搜尋,必能令你滿足!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早上的午餐(Dejeuner du matin)--Jacques Prevert


某個早上接到朋友的whatsApp,問及法國詩人Jacques Prevert是甚麼的一個藝術家,其實,我對他一點也不認識,這下子出現了疑問,他是誰呢??在法國的位置屬於無名還是知名呢?當疑問一再出現時,我馬上打開功能滿溢的電腦,在Google搜尋他的資料。
我感覺到巴黎的浪漫緩緩地浮現,浪漫這感覺,是虛擬的還是潛伏在法國人的基因裏?
默然不語,喝著咖啡,抽起一根香煙,淡淡的憂鬱等,全都是當年中上階層年青人的玩意,今日看來還沒有褪色,存在的濃濃色彩,似電影一段段地細訴情節。






            Jacques Prevert 1900出生于Nevilly sur Seine的一個富裕家庭,在自由浪漫的巴黎成長
對人生及生活有另類觀念,在他的人生中,不單只創作出無數新詩,還為電影寫劇本,因此
                           他的詩充滿電影感,也很接近當年法國新浪潮電影流派。
他在1977年為人生及詩作寫下完結篇,但好的東西是永垂不朽的,我也大起膽子翻譯了他的一首詩,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興趣。

巴黎人總是以愛情為主


Dejeuner du matin
Jacques Prevert

   Il a mis le cafe       他把一杯咖啡
Dans la tasse        放在碟子上
Il a mis le lait            他把牛奶         
Dans la tasse de cafe         放在碟子上的咖啡內
           Il a mis le sucre             他把糖                            
Dans le cafe au lait     放在牛奶咖啡中
Avec la petite cuiller    和小匙羹            
Il a tourne              他在搖轉著
              Il a bu le cafe au lait              他喝起咖啡                              
                        Et il a repose la tasse             和他放下咖啡                                      
                       Sans me parler             對我沒發一言                           
           Il a allume         他燃點起              
                     une cigarette          一根香煙                              
                       Il a fait des ronds          他吐出煙圈                                
               Avec la fumee        和那煙霧                        
              Il a mis les cendres           他把煙灰                                    
                                 Dans le cendrier         放在煙灰缸內                                     
                       Sans me parler            對我不發一言                              
               Sans me regarder          沒看我一眼                                
                                  Il s'est leve          他站起來                                               
                       Il a mis          他拿起了                                
                                Son chapeau sur sa tete       他的帽子戴在頭上                                                                                                  Il a mis        他拿起了                                                       
                     Son manteau du pluie          他的下雨大衣                                                   
                                Parce qu'il pleuvait          因為正在下雨                                                          
                     Et il'est parti          然後他離開                                          
                   Sous la pluie            在雨水中                                         
              Sans une parole          沒有說話                                              
               Sans me regarder             沒有看我                                                    
                 Et moi j'ai pris            而我,我把                                              
                          Ma tete dans ma main            我的頭放到我手內                                                                     Et j'ai pleure         然後我哭了                                           




我盡量把他翻譯得接近原文,如有錯處,請指正,希望能與大家分享不同藝術及文學,希望大家可以淺嚐巴黎的淡淡幽情。
圖片是德國的舞蹈團,編舞是Pina Bausch。




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左鄰右里


載著興奮心情,迎接新的一年。
舊有的臉貌令人含糊不清,新的還來不及適應,如何面對去舊迎新!

進入PMQ,由草菇頭及大腳掌指引到展場的核心
香港是泡麵城市,湯碗內甚麼配料也有,卻欠缺實質及滿足感,人活在一堆泡沫內,浮沉中打滾,匿藏在陰暗的色彩圈內,偶然灑上幾滴名牌香水,便沾沾自喜,物質令他們沖昏了頭腦,還是他們願迎接虛擬的物料。

舊區小時候天線掛在天臺上,接觸不良,雪花滿佈電視的氣憤心情,Bo Law用誇張手法把他刻劃出來,是多麼的生活化呢!

舊區的連接,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綑綁起來,門戶盡開也不怕失掉物件,守望相助的關連,似一家沒血緣關係的大家庭,多麼和諧。
但時間把一切都改寫,地產商的轉買,城市規劃的遷徙,轉變快速,無法停下來思考對錯,只得逆來順受,迎接冷漠的誕生,門戶緊閉,各有防線,守望相助的日子慢慢地轉變,變得陌生,變得冷漠。

當時還有左鄰右里的親密關係。
我們滾在電子世界的核心,迷失了的繩索,無望的空間喚不醒納悶的人。
電子網絡的呼喚,把活人變成機械人,耳朵聽到的是機械鈴聲、眼睛看見的是屏幕內的強光。
群眾早已把閱讀物遺忘,他們低著頭,手指不停地滑著滑著.........,與冰冷的鐵片打交道,漠視身旁流著熱血的人群,我感到刺冷的風直吹入心,孤寂的眼神,封掉的感覺,令我打了一個寒震。


耍麻雀是香港的草根民化,陪著每一代人的成長。
書內的黃金屋早已被變買,文化不值一毛錢。
他們願意拿起一疊股票,細心閱讀條文,也不願翻起一本有意思的書籍,靜心沉思,或者我的言詞重了,但,我看到香港文化體制的消失,往日的文化遺產,牢固壓在鋼筋混凝土下,沒法重生,又飄來一陣酸啊!

荷李活道一帶華洋集處,Bo Law用單線條勾畫出昔日時光。

當人人拿出厚厚的書,慢慢地翻看的日子,已變得蕩然無存。
他們每時每刻都握緊這塊銅片,它已變成一個浮標,不可缺的安全感,因為安全感藏在記憶體內,用手輕輕一滑,一切重生了。
他們沒可能收起這件冷東西,時代變化之快,令人弄不清,在虛擬或在真實的生活裏,每人都低下頭,在程式內尋找冷漠的溫情。


孩童時期的童真,被作者一筆筆地勾畫出來。

現代香港文化是金錢與物質佔上風,地價滑落,全部人都努力托市,文化滑落,就漠不關心。
學校內重視考試,每日十多份課堂作業,可以提高本質文化嗎?可以提高國民修養嗎?
他們的對話是盡數,你家賣買了多少層樓,我家賺了多少錢,他們投買了多少基金,多少張股票在手上等!
現代人的文化精神沒落了,笑貧不笑娼的觀念,正式揚起驕傲旗幟,樂意做金錢奴隸。
手內拿起一疊疊的破紙又如何,卻欠了靈魂!


連一點空間都佔據了
香港還是有一班熱誠推動文化的人,但觀眾的水平呢!又被扣了分。
若要整個社會令人尊敬,從禮儀廉恥開始,尊重文化遺產,在人民的智識水平著點,學識不是一張文憑,是終生受用的維生素。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有誰會領悟真諦。


Bo Law用他的技巧繪畫出趣味
香港人還在沉醉在往日的日子內,我也喜歡那些年,生活窮困但簡單,愛恨也來得直接單純。
人民活在浪漫的失落中,漂亮的呻吟聲後,又努力工作。
但殖民地是別人的,沒可能世代都是殖民地的子民,我不反對回歸,但我痛根庸官當道,不懂甚麼是珍惜.......
或者怨氣重了點,心痛文化沒落,不想看見沒文化的社會,我成長的地方,我的香港!








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沉睡120年


"Passengers"電影去年在巴黎上演了。
看後我在想,有誰願意接受沉睡120年,而為120年後在外太空重建新社會?

Morten Tyldum(導演)為這部電影編印了5000份合約,發給不同國藉及階層的協議書,招募5000名人材,看誰願意為未來新宇宙創先河!

Jim突然冒醒了,當他站起來時,太空船內4999人正在沉睡著。
唉!我甚麼會醒來?原來機器出現問題,令他早醒了88年,程式的出錯,他沒可能再蒙頭再睡。
太空船非常巨大,設備也很先進完善,環境舒適,可惜沒有一個人,更沒有植物,Jim沒辦法逃離這牢固的太空倉,心想,"莫非要孤獨地活88年?",可怕的銅鈴響個不停,他試圖四處覓尋逃離的可能性,結果,都是抱著頭顱,痛哭在冷漠的銅板內。
他遇上在酒吧工作的Arthur,感到有絕處逢生的喜悅,Arthur沒有變動的笑容,令Jim的心情再冷了下來,他原來是一個機械人,又是程式的騙局。
Arthur是聰明的機械人,在情緒上也為Jim分享一點點困擾,可是漫長的歲月可難熬!

他在4999人的資料中,看中了Aurora。
她的美麗、聰敏、獨立、令Jim喜歡上,與Arthur談及此事,他看來並不反對,決定弄醒這女孩,聰明的Jim是機器奇才,沒費力氣Aurora便被喚醒了,她以為是程式的問題,幸而太空船上還有一個Jim,很無奈,但也要活下去!
眼看所有人都冷藏地沉睡著,孤獨的細胞每日在萌芽,自己如何活上88個年頭呢?

因Jim早已看上她,太空船內只有兩個人,很自然地便談戀愛。
浪漫的日子看來並不長久,守不了秘密的機械人Arthur,無意地把這秘密說了出來,Aurora很驚訝,卻沒辦法再讓自己再次冷藏沉睡,她只有氣憤及無助。

某一天,船長Gus突然的出現,令空間變得有了希望。

荷李活的電影不會讓你好過的......

太空船的機器常出現故障,他們也有留意,但找不到問題根源。
船長Gus生病已久,而且明顯嚴重了。
Gus在生病期間找到醒來後再沉睡的程式,也告訴Jim這程式的運作,可是程式未開始,他便離去了。
太空船的操作問題日趨嚴重,不得不去修補,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船上的4998人的性命。
在困難重重下,把過熱的火焰冷卻,令太空船繼續穩固運作,這時,Jim對Aurora說出重睡的可能性,"那麼我醒來後便見不到你!"
Aurora還是選擇重睡。

人的一生只有80多個年頭,讓一項創建新時代的計劃,而犧牲與家人朋友共處的時光,值得嗎?
在冷漠的環境內活著是多麼的令人心寒,沒有擦身而過的溫情,管他有更豐盛的物質,也補償不了冷卻的血脈!

以為是太空虛幻電影,原來是一條浪漫的花邊把它打上一個小蝴蝶結。
Passengers只有四位出色的演員,很簡單,一套我頗喜歡的荷李活科幻電影!




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白牆的奧秘


2017年起步了!

新的開始,舊的回顧,重新翻看去年展覽拍下的照片,可惜,沒有令我興奮的作品,反而早在2015年的幾張圖片,勾起某些回憶。

在那一天.........

那天忘記了是晴天還是雨天,只知道穿上一件單薄毛衣,四處閒逛,誤闖進一家畫廊!

畫廊的工作人員都在辦公室幹活兒。
畫廊的白色氣氛把我引到中央處,
緩緩地閉上眼睛,感受白雪的飄揚,可是我竟被白雪包裹住,還結上一條繩子,心中穿插一陣寒意,立即睜開眼睛,眼前沒有白雪,一切幻覺隨著睜開眼後飄走了。
看見白牆上竟然是一件件肢體!?
我被白色牆壁上的肢體懾住了,肢體?聽起來是多麼令人不安......

純白的牆上竟然放上肢解了的人體,牢固地貼在白雪皚皚的牆壁上,想像不到牆的另一邊有甚麼故事發生,眼前出現的是多麼似是而非、多麼真實的景象,很玩味兒的作品,有點兒不寒而慄,多麼令人聯想的作品,誰弄的惡作劇呢?

在白牆上放上一雙白色的雙腳,多麼的簡潔,卻令人沉思半天。

他來自羅馬尼亞Baia Mare,生于1984年的藝術家Bogdan Rata。

Bodan的思維被周邊壓力所傷,一件件不安地啟發出內在的鬱鬱寡歡,編織出他的心理防線,用盡腦內的不良細胞,盡數人性不是,他用樹脂塑膠作主要物料,製作出混雜怪東西,飄散出陣陣白色血腥味,誰也沒膽量用手去觸摸,因為,他會散佈出白色邪惡,只可用眼睛去探索不解之謎!



黑白對比,前後相對,很細小的一組作品,心內流出一陣酸。

他在虛無中索尋故事的源頭,在人體的配件上尋覓靈感,是冷漠無情,還是熱誠地喚醒?

他的震撼是要把人摟曲得體無完膚,皮層下放了些甚麼東西,為何會有那麼多病纏,腦袋內藏起無數災難,世界上所有不安的事情都是身體摟轉而產生的惡業,人性已不在于思維上的曲解,連同身體的摟曲而和應著,人類踏著喜悅的石崗插上悲愴的旗幟。


這件作品附在牆上,布匹把一個人牢牢地包裹起,他似躺在一個舒適但無助的空間。

在1990年有一項巨大工程展現。
在Baia Mare的廣場上,把列寧雕像推下來,放上他的新雕塑。

一隻巨型的腳,腳指被手指佔了位置,豎起V字手勢,極具霸氣地塗上血紅色,傲然地站在列寧的位置上,還起了一個不嚴肅的名字:Rampampampam。


他摟曲的作品可在綱上索尋。
-Bogdan R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