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香港文化領域內,可以感受藝術家給我們甚麼啓示呢?插著商業的旗幟,飄揚在金錢的微風下,可否讓我們自由地胡思亂想呢?香港永遠都有迷失的一群,他們夾在商業、藝術中央,啓動起那部迷失的小跑車,直沖進死胡同的頂尖上,還能回復原狀嗎?我打開了車門,傲然離開一片孤寂,尋回失落的綠洲,這綠油油的生命正在擴張,邁步地踏著草地,眼前即時間出現藝術蟲子在曬太陽,我也急忙享受一下,來一個太陽熱能量點心好嗎!
她-本土藝術家,1998年畢業於理工大學攝影設計,再到澳洲悉尼大學進修博物館學,不滿足的她再到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研究中國美術史與攝影。披著一身理歷的就是方敏兒,她在自我的身價上作出了優良評價,且看看她思維中的藝術能否平級!
中國人很注重飲食,由以香港,琳瑯滿目的餐室,酒樓,當我站在十字街頭時,確實難以取捨,那令人迷惑的廣告,咄咄逼人地直迫近眼窩。但方敏兒則很清晰地推介她的菜單,且看她為顧客推出甚麼好菜式,找到坐位了,在這兒,快來吧!
她也很直接地告訴所有人,我餓了! |
一進門立即看見她放著香港特產,就是五光十色的光管招牌,緊挨地貼在牆上,再進門馬上能看到她作品的簡介,我便沿著微弱的藍色光管進入場內。
牆上的介紹方式很不錯,用了橙色為字的主色,貼在淡棕色身上,不會令到目光被刺目的色澤而減低食慾。 |
奇怪,來吃飯嘛為何出現帳篷?
原來方敏兒早前已準備好,但又怕人未到齊飯菜泠了便不好,幾經辛苦找來大蚊帳篷,保溫之時又可看見她的廚技。
原來方敏兒早前已準備好,但又怕人未到齊飯菜泠了便不好,幾經辛苦找來大蚊帳篷,保溫之時又可看見她的廚技。
她這件作品佔了差不多一個劏房的空間,用了二張大蚊帳上下連在一起,屋頂上打著射燈,在圓形四週掛著人名單,她又在耍甚麼花樣呢?等一會兒吧!圓卓就放在帳篷內,卓子上放滿了朋友喜歡的食物,她就在等待著看見親朋雀躍的一刻。
場內的椅子及櫈子完全沒有協調性,亂七八糟,但,這種亂帶著幾分任性的隨意。 |
真實她早已為好友們預早安排位置,因怕互相在安排不妥下產生誤會,所以按照他們的身份及個性安排坐位及櫈子,看她安排的名單,便知道她是一位細心的藝術家。
很喜歡這介紹,每人的坐位都充實著個性,把高傲的身份平民化。 |
方敏之表示,食與藝術的意識形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她把食與藝術串連在一起,作為創作上靈感的來源,更與一班飲食行業及食客進行藝術交流,體會一下他們對食的獨特看法。但能坐進席上交流的並不是一般平民,而是一班香港藝術文化工作者,互相研討出一場帶有視覺、感觀及味覺的藝術盆菜。
這張椅子分配給誰坐的不想考研,總之沒有二叔婆、三叔公分就是。 |
吃過點心便轉到另一館。
因油街這建築物範圍很廣,正在重建的是前政府廢物收集站,回歸中國後,英國人紛紛離去,令這幾幢政府大樓,空置下來,在還未有地產商投標之制,政府便以不可思議的平租金出租,結果引來一班熱血藝術家進駐,當爐火當盛之時,政府又收回所有單位,這是油街起革命的第一代。
當進入門檻時同時出現兩組展品,牆上掛著的便是鄭怡敏的裝置藝術。別名阿金的鄭怡敏出生於香港,曾獲得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純藝術(素描)學士學位,也取得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及公共歷史碩士學位。掛著一身品牌學位的阿金,能否有品牌的作品。
這是當年藝術公社的佔領地,她的前身聽說是停屍場,短暫地停放屍體,讓家人認領。 |
這位本土藝術家阿金就在這疑神疑鬼的牆上細說她"一百之後",牆上緊貼著大題目及作品簡介,優越的學歴夾著耀眼的標題,看看能否令人順服!
一百是代表些甚麼?是時間還是金錢?她跟虛無開了一個玩笑。 |
她把時間放在箱子內,讓時間作決定的演變,要把一兩年的時間記錄下來,再回頭觀看,讓思維注入激素,刺激人對事物的看法,還設定三點原素:1.進步、2.退步、3.不變。
你能否在她設定的空格內尋找她的三個觀點? |
她就在刻意的思維下製造不經意的空間,物件似乎已經被時間踐踏過後出來伸一下腰,立即又放回規定的時空內,阿金為物件設計過去,同時又同步地邁進未來,這些很玩味的時空交錯,容易令人迷惘在途中。
一大堆過去與末來,就似一列牙齒,狠狠地咬緊,要你墮入懷緬的圈套內。 |
把過去累積下來的感受,用直覺簡易地告訴你究竟發生過甚麼事,在香港易變的房屋中能尋回多少故事呢?
放著半圓規尺,正惡狠狠地站在路政署規劃圖表前耀武揚威,因為所有重要基建都由它身體混出來,這把似乎有過去的威武事蹟,但敵不過歲月如梭,它們在進步中、退步中是變還是不變呢?
這件作品已非常明顯地表達出’時間’這老傢伙的無情。 |
每人所表達情緒方法各有不同,最常用的當然是語言,但如何把說的話及句子放進盒子裏呢?阿金明白這道理,就來個大收集,把過去的及現在的心裏話都編印出來,小心翼翼地放在透明匣子內,我們便能看見你說的話。
這類句子的文字作品經常出現,令善感的人百看不厭。 |
她就是沿著藍色光管下排放一系列作品,吊在半空中任射燈輕柔的照下,它也悠然地躲在影子的背後,時間隨著太陽的日出日落而消失在無形中,在哲理中搜索具體的句子,就如阿金的序言"一個水杯,必須要不斷注水,而水要累積到水杯頂,再衝破水的張力,而水頃刻間湧出了水杯.........."這就是她的’頓悟。她的’水的哲學’你有否共鳴呢!
平日觀眾並不太多,在那麼安靜的環境下可以靜心欣賞及思考。 |
轉移到另一個室,看見整幅牆都貼上有趣的漫畫小人物,每張照片都在說心聲,由丁穎茵策展一輯藝術作品:一刻邂逅,N種態度。她要在邂逅的無形空間中,感受出的種種可能性,再在可能性的觸角上表出那默然不語的態度,每人的表態過程是溫和的,具有自我的思維空間,就在自我的表現下傳送出段段對話。
牆上貼上了一段段對話的本子及貼紙,認真及嚴肅的氣氛下則散發出跳皮的感覺。 |
丁穎茵畢業於中大歷史系,在英國修讀博物館學,曾於多間博物館工作,負責觀眾意見調查、文化活動及講座,所以對於群眾意見有一定的分析力。今次由她策劃及領導一群藝術班子,再找群眾來說出觀點,一連串的你、我、他(她)在輪盤上巡迥不息地探討藝術,引出群眾的私有態度,在忙碌、枯燥無味中索尋基層的藝術。
貼在牆上的貼紙漫畫,就似我們的腦細胞翻來覆去,文字就在頭蓋骨內混淆不清。 |
當漫畫活躍得很時,如何去壓制一下呢?倒不如問醫生,好嗎!
我鑽進了另一邊室"藝術手診療所",由一班藝術工作者創辦,探測藝術家的職業病,也探討藝術存在的頑固疾病,由Fred媽,一名油麻地街坊、童志仁,一名營養師、梁淯淇,一名設計師。共同在醫療室內創造藝術奇蹟。
告示板上貼滿病歷報告,一些通訊,讓這氣氛有更親民的感覺。 |
他們在這展覽上推行某些思考,在人與人的社會體系下出現的種種流行病,在這類流行病態飄揚的病菌能否用藝術愛心去治療呢?Fred媽在碼頭工人工潮運動期間曾到長江中心教授工人舒展運勳,這次行動令她體會到藝術工作者長期性創作後的嚴重病症,連同營養師和設計師合作一套身心健康的手部療程。
告示板的整個造型都模倣社區中心的模式,掛上社區愛選用的淡色旗幟,密密麻麻的通訊,一張普通的椅子及櫈子,誤以為身在基層的社區內,他們就用這類氣氛營造出假象,製造視覺上的行為藝術,她站在立體空氣內說故事。
這個行為藝術是群體共創,把藝術變得更親民,在政治及金錢掛勾的社會現象中,為他們披上藝術的大衣。 |
一間不太大的小房間,左邊是一件作品,早已靠在牆邊。佔了場地一大半的是香港收藏家展出的藏品,這批藏品就豎立在行人道中央及右側。收藏家郭英就為這批作品帶領觀眾理解藝術如何被消費,同時也探討藝術品的價值分。
能被收藏的展品肯定有一定價值,但這批高傲的收藏品霸占了半個場地,連草根藝術也無奈地躲在一角。 |
這是他們今次的主題作品"火花!新藝術實現"以火花散放的力量,同時擴散在周邊的環境中,利用幻燈刺激視覺神經直達大腦皮層內,轉呀轉,轉出一個合成體,這合成體的成份包含著形態、顏色、聲音、節奏等,他們就把這件東西雙手恭敬地送給你。
在暗色的房間內要小心被火花燙傷呀! |
葉小卡畢業於中文大學,從事創意文化、建築及室內設計,也曾得過無數獎項,在耀眼的獎牌下能否創造出有生命的藝術呢?
進門後看見視象在牆上出現,數枝火柴同時間地燃點著,完結再起,不停地接力,葉小卡就利用一支火柴引渡我們回憶它、面對它、理解它、傳播它,就利用火的熱能溶掉我們收起來的心。
每支火柴一起一落的輪流交接,就似人生的往來。 |
一張照片就放在牆上百花齊放,每一顆燃放的煙花都有一些忍喻,帶出煙花發出來的心裏話,煙花發出的音樂聲、心裏的興奮聲、或怨氣聲。但,煙花的內心世界,誰人去理會呢?
就放在角落位置的一張大幻燈,眼睛聽見煙花啪啪的響過不停。
葉小卡更把煙花放在場地外,在後園的空地上打放著幻燈的煙花,讓火花燃點在每一角落。
這類行為藝術很多人都會受落,動感的世界裏令所有人都在跳動著,但能完全接受及明白內裡含意的人又有多少呢?
|
門外掛著長長的大型海報,煙花正到最盛時段,把整個天空照得發亮,這張海報也把油街一 帶擦亮。 |
實在也太久沒有經過油街一帶,變更的環境,幾乎令我迷了路,正在遷移中的大樓,排在前端的小樓房,緊守著自己的崗位,不斷地放發藝術的粒子。就在出入口處開了一間免費現代涼茶舖,由一班年靑人每日輪流煑二款清熱健康的涼茶,店子四週用上玻璃門,陽光的照射及溫馨的服務令人舒暢。這家現代涼茶舖是由K.O. Design跟民政處合作,費用全免,著重交流,手握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去熱涼茶,跟一班不認識的新朋友天南地北,似乎把整個虛幻不實的環境剪輯到現實的報章內,一頁頁地翻了起來。
希望用一杯涼茶打開人與人之間的面紗。 |
香港的金衣裳牢固地掛在身上,內在的文化修養誤以為封了起來,原來她早已散滿四週,看來香港的商業大衣已輕輕地卸下來了。若想 看這火花如何燃點,可到北角油街12號,展期:27/9/2013-12/1/2014看看這點點火花能否在新的一年發光發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